当前位置:首页 > DeepSeek技术交流 > 正文内容

“像DeepSeek这样的团队,中国至少还有18个”

17小时前DeepSeek技术交流25

2025年,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热潮,令国产大模型格局发生巨变。未来人工智能如何进一步发展?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如何走?

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举办的“院士专家行”活动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、陈军、刘韵洁,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等围绕上述话题,各抒己见。

生态蓬勃发展

类似DeepSeek的团队还有18个

主持人:DeepSeek对创新发展带来什么启示?

吴志强:我们一直在关注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。无论是DeepSeek,还是海外的ChatGPT,都不是一日成长起来的。实际上,像DeepSeek这样的团队,在中国至少有18个和它水平差不多的,只是DeepSeek冒出来了。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形成蓬勃发展的生态,我们要清楚整个生态体系才能真正引领或者把控局面。

我们在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城市规划时是“两手推进”。一方面是用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,但有两个缺点:一是模型训练时“吃进去”的原料粗糙,二是算力消耗巨大。

另一方面是采用精细的数据来训练模型,吃的都是“精粮”。我们发现,在这种训练模式下,仅用5%-10%的算力,就能完成更加精准的内容输出。这意味着,“精准”和“普遍”两条道路都要走。

陈军:今年DeepSeek出来的时候,大家对中国技术有这样的突破,感到振奋。

DeepSeek确实不错,但你让它作首诗还可以,如果让它做一个专业的“东西”就差很多。所以我认为:

第一,每个领域、每个专业都有很多知识。首先要把知识汇集起来、提炼出来,建成知识库。我们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我们行业的知识好好梳理、总结、应用。

其次,现在的大模型仍是语言大模型,它讲究的是上下文关系、推理关系。但如果要涉及地理信息、城市规划等领域,涉及很多空间信息,比如前后左右、地上地下、室内室外等,所需要的关系结构就变成了三维时空关系。所以要发展“时空大模型”,大模型要从语言模型走向“时空大模型”。

最后,我认为,现在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,但不要完全单纯地使用人工智能,要把我们的专业智能和机器智能有机结合起来。

刘韵洁:我想谈两点启发:第一,“六小龙”不光只有DeepSeek。各地政府去寻找与“六小龙”一样的人才或者团队,这是不太可能成功的。好的创新环境,对创新宽容的支持度是最重要的。“六小龙”出现在杭州不是偶然,是有必然性的。

第二,DeepSeek的成功说明,任何一个创新的团队,都要勇敢挑战自己从事的领域中最困难的问题。

我判断DeepSeek的成功就是基于问题导向的。只有大算力才能出现大智能?还是可能少用一些算力也能出现更高的智能?我认为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这些给了我启发:哪怕我们现在还处在劣势的一些领域,完全有创新、赶超的机会和可能。

将有AI营养师等新职业

让青年“冒头”

主持人:未来数字中国的建设应该怎么做?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、部署些什么、推进些什么?

童庆禧:每天中国大概有将近四五百个遥感卫星在天上转,这意味着,传输下来的数据量甚至能到EB级。对于这些数据而言,如果人工智能大模型不能和遥感空间多维的信息相结合,仅仅聚焦国际上或者国内通用的模型,可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所以,应该针对时空多维信息来发展我们的大模型。

吴志强:我认为要关注两点。一是新的职业训练师。我们在训练人工智能的过程中,越来越深地感受到,怎么训练各行各业特别需要的大模型,以及训练的时候给它什么“料”训练很重要。就像比赛一样,除了运动员,教练团同样重要,这事关最后出的效果好不好。这就意味着未来专门的AI训练师和AI营养师会成为新的职业。

第二点是青年涌现。发展人工智能不是只有国家战略、总体布局、自上而下的,有时候是自下而上的。比如刚才说有一群类似DeepSeek的团队,有很多只是暂时没冒出来而已。

要允许青年冒头。我团队的学生在三年前送给我一个“AI吴志强”,是他们自己“玩”出来的——把我所有写过的、发表的书全部训练后做出来的,非常优秀。这个产品是完全在计划外的,只是一帮学生觉得好玩做的。

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中,这种“青年涌现”是我们要非常注意的现象。我们的眼睛要看到他们,要鼓励他们,要给他们营养。他们可能“玩”出世界级题目来。

陈军:一方面,还是要打造人工智能的公共产品。比如日常生活中,我们并不知道使用的电是核电、火电,还是水电,只要连上就能用。未来,人工智能也要像这样,并不是形成寡头,或者谁都去做;应该提供一些通用的工具,让各家在这个平台上去完善应用场景。

另一方面,要打造良好的生态。如果我们搞人工智能,搞到最后把我们所做的专业消灭了,把我们的行业消灭了,就是一种罪过,我们不应该走这条路。

我的理解是,人工智能出来后,将来会把很多费力的、危险的工作交给机器去做,人去做知识工程师,总结知识、凝练知识。

当年汽车发明出来的时候,国外有一些人很恐慌,觉得马车夫都没事干,要失业了。最后发现有了加油站、4S店、修理厂、出租车等行业,孵化了一批新职业。

我觉得我们要致力于打造良好的生态,让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。要把各行各业的人变成那个行业的知识工程师,让他们去创造知识、加工知识,然后把知识“喂”给机器,让机器帮我们干那些人不愿意干的工作,这样才是一个良好的生态。

原标题:《“像DeepSeek这样的团队,中国至少还有18个”》


““像DeepSeek这样的团队,中国至少还有18个”” 的相关文章

50个DeepSeek高阶提示词,一键职场开挂!(附下载)

50个DeepSeek高阶提示词,一键职场开挂!(附下载)

“ 知识就是力量,科技就是生产力!”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的秘密武器。今天,我要向大家强烈推荐一份宝藏资料——《DeepSeek50个高阶提示词.pdf》...

仙乐健康: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布局智能配方设计

仙乐健康:接入DeepSeek大模型 布局智能配方设计

仙乐健康(300791)近日宣布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战略接入,仙乐健康旨在通过接入DeepSeek打造独有的智能配方设计系统。...

息壤+DeepSeek,湖南电信AI数字化产品矩阵重磅发布

息壤+DeepSeek,湖南电信AI数字化产品矩阵重磅发布

红网时刻新闻2月15日讯(记者 向婉)DeepSeek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与多模态能力,在代码生成、数据分析、学术研究、智能办公等领域表现卓越。自发布以来,其开源项目数已超越OpenAI,全球下载量...

科研加速器:用DeepSeek一天精读80篇文献的30个实用指令

科研加速器:用DeepSeek一天精读80篇文献的30个实用指令

在科研与学习中,快速高效地阅读和理解大量文献是至关重要的能力。借助DeepSeeK这一强大的AI助手,我们可以将文献阅读效率提升至全新水平。以下是30个精心设计的指令,助您充分利用DeepSeeK高效...

医生自嘲“天塌了”!患者查DeepSeek后质疑治疗方案,而且它对了!

医生自嘲“天塌了”!患者查DeepSeek后质疑治疗方案,而且它对了!

“天都塌了!病人查DeepSeek后质疑我的治疗方案,气得我自己又查了一遍指南,才发现指南更新了……”2月22日,广东一位医学博主“孤芳自赏”的网帖引起网友热议。截至23日14时,该帖获得15.2万的...

签约6个亿: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谈DeepSeek的高性能、低成本、轻量化和开源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前所未有发展机遇

签约6个亿: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谈DeepSeek的高性能、低成本、轻量化和开源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前所未有发展机遇

 【通信产业网讯】(记者 崔亮亮)3月25日,中国电信(601728)举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。针对人工智能对今后增长的提问,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,DeepSeek的高性能、低成本、轻量化和开源...